李敖谈龙应台:杀猪不能只杀猪头
写政治故事的
法律人
2020
09.25
星期五
01
本文缘起
—
开宗明义,我要很严肃地讲一下为什么写这篇文章。
这两天我在读金以林先生的《国民党高层的派系政治:蒋介石“最高领袖”地位的确立》。读着读着,就想到了高华先生的代表作《红太阳》。《红太阳》借出去了,不在身边,于是我上网找来高华先生的论文《六十年后再论国民党大陆失败之原因》过瘾。读完《六十年》,忽然发现高先生写过一篇《读龙应台<大江大海1949>札记》。顺着这篇不吝赞美之词的读后感,我最后鬼使神差地摸到了李敖先生大骂龙女士的《大江大海骗了你:李敖秘密谈话录》。
《大江大海骗了你》是一本专门为龙应台《大江大海1949》而写的书。龙应台自称花费四百个昼夜呕心沥血创作《大江大海1949》,李敖就针锋相对地号称花了四十天赶工《大江大海骗了你》。
李敖飞扬跳脱,文章写得快意直率,几次看得我笑出声来。
我之前写过《川普感谢自己,死对头却祭出三千字吐槽》,整理了《大西洋月刊》是怎么发挥英文的极致,大骂川普的。于是我想不如再写一篇“和李敖学吐槽”,学一学如何发挥中文的极致。
以后中西合璧,天下无敌。
02
紫藤庐传说
—
在《大江大海骗了你》的开头,李敖先给龙应台的书定了性:对历史做“虚拟演绎(pseudo-dedu)”。李敖给了一个形象的比喻,“好比第一个扣子没扣对,下面的扣子全扣错了。”
李敖对龙应台的批判,第一次让我笑出声是在关于紫藤庐的段落。紫藤庐是台北的一间茶室,龙应台这么写它:
龙应台写得美极了,有一股闲散士大夫气,可惜李敖不买账。李敖介绍紫藤庐的历史,说这地方原是自己大学好友周弘的家,现在的老板则是周弘的弟弟周渝。而周弘周渝的爸爸周德伟既是学者,也是当了十九年的财政部关务署署长,当年有小汽车的。
周德伟的确曾经请自己的老师胡适到家中吃过饭,但紫藤庐绝无人文荟萃可言,更不可能招待像殷海光那样的自由主义者,讲起坊间流传的殷海光光顾紫藤庐的故事,李敖直喇喇地问:“如果公然自由主义,(周德伟)官还能做吗?”
李敖说:
就是这段让我忍俊不禁,心想李敖真是可爱。
青年李敖
其实,如果看一看陈文茜等人的文章,会发现一个更有趣的地方。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,周德伟死后,紫藤庐作为茶馆,曾成为异议者集会的场所。龙应台笔下的“慷慨激昂地策划下一个社会改造运动”,应该指的就是这段历史。
但1970年代的龙应台在干什么呢?查询台湾成功大学校史,我们可以发现,此时的她正在大学集会上作为学生代表给蒋公念“仁泽应河山并寿、德辉与日月同光”的祝寿词。
七十年代恭祝蒋公万寿的龙女士,几十年后华丽转身,成了七十年代反叛者们的歌颂者,她的文字语焉不详,会让人产生一种她与反叛者们惺惺相惜的错觉。然而一旦察觉了真相,那些仙气飘飘的文字,立时散发出一股馊味。
李敖还是比较厚道的,没有揪着这点穷追猛打,而是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:“是她的不幸,也是我们的不幸。”
03
蒋介石日记
—
蒋介石的日记收藏在斯坦福大学,龙应台表示自己几次前往美国,查阅日记,并在书中引用。
这一点是被高华先生高度赞扬的,但却被李敖无情嘲讽。
这是为什么呢?
高华赞赏龙应台,主要是赞赏其以非历史学学者的身份,查阅了很多资料,精神可嘉。但高华没有去辨析龙应台对资料的运用,是不是得当。
李敖就很不客气,指出龙应台写《蒋介石日记》有两大问题,第一,龙应台缺乏分析史料真伪的能力,对蒋公写的话,几乎照单全收;第二,龙应台挑着写,故意不给那些被蒋介石暗箭中伤的人(如叶公超)留点笔墨,“均衡感差得一塌糊涂”。
李敖引用詹特芳的回忆文章,说蒋介石喜欢做“立传文字”,也就是那些写给旁人看但实际不执行的命令。例如老蒋亲笔批条子发饷,条子写好收档,然后让蒋经国打电话,饷钱不发。
如曹聚仁在《蒋百里评传》中也写过一个故事,别人劝蒋介石,蒋百里“将才难得”,应从牢中放出来抗日。蒋介石批条子放人,条子仍然归档,人继续关押。
李敖说,日记是“造假第一线”,龙应台却没有能力分辨真伪。
对日记如此,对其他史料也是如此。分析史料的能力有问题,写出来的结论自然不能令人信服。这就是扣错的第一个扣子。
于是李敖感慨,“(蒋介石的文字)原来都是写给龙应台之流看的啊。”
04
“钱穆对我是私谊,我对他是公论”
—
在《大江大海骗了你》里面,李敖骂得嘴顺,一拐拐到了龙应台的《冷眼素书楼》上。
采访人提醒李敖,《冷眼素书楼》没有收录在《大江大海1949》里。
李敖回答说,杀猪不能只杀猪头。
在《冷眼素书楼》中,龙应台说:
李敖对这一段文字是非常不服气的,大骂马英九“混蛋”,以及马之前的市长陈水扁“也是混蛋”,因为这两个家伙是非不分,居然向钱穆夫人道歉。
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,当年台北市长高玉树私占公产被骂,于是拉钱穆垫背,说钱穆也占公产。钱穆一怒之下向报纸投书自辩,赢得一批文人的支持。
李敖不以为然:
对龙应台写的“画龙点睛”之笔:
李敖冷笑一声,甩手一个巴掌:
《大江大海骗了你》一书中最精彩的部分可能就是有关《冷眼素书楼》的章节了,龙应台在《冷眼素书楼》里大骂别人缺乏“历史智识”,李敖则在《大江大海骗了你》里大骂龙应台脑子不行。
李敖顺带揭发了张大千,说他也占公产,而且还请蒋介石私下帮忙,最魔幻的是房子建成后,挂的是一块写着“高风亮节”的牌匾。
李敖的这一段文字,可谓泼辣至极,写尽文人的两面。
钱穆
李敖最有趣的地方在于骂人骂彻底,绝不虎头蛇尾。龙应台说钱穆是大儒,李敖就骂钱穆学问里不少错漏。
比如,历史上人们一直怀疑是不是真有“孙子”这个人,产生两种说法,一说孙子是虚构的,二说孙子和孙膑其实是同一个人。钱穆的大名,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对第二种说法的论证。
结果1972年发掘山东银雀山古墓,出土了古代竹简兵书,居然既有孙子,也有孙膑。李敖说:“证明了钱穆这种成名之作都是站不住的瞎扯淡。”
采访人问李敖,那怎么办呢?
李敖甩出一句,不怎么办,反正已经成名了,只能怪他妈的孙膑不够朋友!
话毕,还不忘补一刀:不够朋友的看来不止孙膑,这批竹简里还有古书《尉缭子》,这也是一本钱老先生说得头头是道、判定为伪书的著作。
05
严肃讨论:高华为什么会夸龙应台?
—
对自己为什么要骂龙应台,李敖是这么解释的:我一辈子在和蒋介石的御用文人们打仗,好不容易把他们干倒了,现在又来了一个龙应台,一开口,全是老蒋的味道。
李敖反对龙应台,并没有反对她对小人物的同情,李敖反对的是龙应台的的“历史虚无主义”,不辨析史料,还删选材料,写着写着再夹带一点私货的行径。
社会科学也是科学,某种程度上对思维模式、分析方法有更高的要求。李敖认为龙应台既缺乏研究的能力,也不具备求实的态度。
其实关于《大江大海1949》,最让我好奇的是,杰出的历史学家高华先生为什么会对龙女士这本书推崇备至?龙女士笔下的疏漏,他看不出吗?为什么高先生甚至下了“它的瑕疵在其成就面前微不足道”的评语?
高华
思考之后,我想这里面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。
高华先生的札记是其去世前在病床上写的,可能此时的高华先生,并没有太多精力去细究龙女士书中的资料与观点,这一点从高先生给自己文章取名为“札记”,可以看出。
另一方面,高华的文章特别流露出一种对龙应台关怀小人物命运的欣赏,“向所有被时代践踏、污辱、伤害的人致敬”。可以说高华对龙应台的赞扬,更多的是出于情感上的共鸣。
从高华先生自述的文章中可以发现,因为家庭原因、历史原因,他的童年跟少年时期,是受过很多苦难的,做了学者以后,自称“看过许多黑暗”的高华,有很鲜明的立场。高先生最让人敬佩的地方在于,他在过去的研究中,基本上会把客观放在立场前面。然而,可能真的是精力有限的缘故,这篇写《大江大海1949》的札记,呈现出立场优先的迹象。
举一个最显著的例子。在札记快要结束的时候,高华提出龙应台书中包含一个隐匿的命题,即1949年国民党的失败从某个方面看,并不是一场失败,它孕育了后来台湾的自由民主新价值。
这个解读在我看来并没有说服力。“新价值”并不是从高华口中的“失败”中来的,而是从经济发展带来的工业化、城市化、法制化中来的。没有美国七十年代向亚洲进行产业转移,就没有“四小龙”的黄金发展机遇,也就不会有台湾的“新价值”。这一规律,既符合英美等国的历史经验,也符合今天大陆民间的思想现状。
而且,台湾的这一“新价值”,在2020年看来,有不少缺陷和弱点,本身是不是一种“成功”,还要再评估。目前就连美国那种比台湾要成熟得多的体制,在美国本土,都涌现了不少呼吁系统性改革的声音。
高华先生的这一论断,现象与结论之间,显然跳跃性过大,略去了中间许多关键的影响因素,因此并不让人信服。
其实在我看来,高华先生和李敖先生除了性格,其他方面都有点像,都学养深厚,都敢于直言,他们的家庭都因为时代原因遭受过苦难,他们对自己研究的对象也都抱有意见。
之所以对龙应台产生不同的评价,我想一方面,高华不是台湾人,距离产生美,而李敖是台湾人,对龙应台提到的人和事知根知底;另一方面,也是立场使然。
没有精力仔细审视龙女士的著作,在情感上有共鸣,且立场上认同,所以高华先生在龙应台这里,摔了一跤。
最主要还是立场,这是多么可怕的一个东西,即使再厉害的学者,一旦预设立场,也容易得出一些似是而非的结论。
实事求是地讲,可以像龙应台一样抱着同情心,但一定不能像她那样大而化之地分析历史、分析现实、思考问题。
能就事论事的还是要就事论事,能条分缕析的还是要条分缕析。
在台海局势紧张的今天,少一点预设立场的毒鸡汤,多一点清醒的头脑,至关重要。
其实这才是我今天真正想说的。
—END—
往期:
·我是林一五·
·把观点讲清楚·
图片来源于网络,若侵权,请联系我删除。